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聘任法律顾问的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3 02:32:22   浏览:837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聘任法律顾问的管理办法

广东省中山市人大常委会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聘任法律顾问的管理办法

(1999年8月31日中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为保障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保证宪法、法律和法规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根据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聘请律师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常年法律顾问。为充分发挥律师的职能作用,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法律顾问的职责
1、对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为人大常委会实施执法检查和法律监督工作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
2、根据工作需要,法律顾问应邀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工作委员会会议,并就讨论的有关事项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3、为市人大常委会制定规范性文件以及有关决定、决议提供法律依据和意见。
4、承办市人大常委会交办的有关法律事务。受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参与执法检查、特定问题的调查,以及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
5、为市人大常委会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诉、控告案件以及实施个案监督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承接由市人大常委会指定的当事人,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6、为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的法制讲座讲授法律知识。
7、为市人大常委会提供依法治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信息。
二、法律顾问的待遇
1、市人大常委会为法律顾问发出聘任书,聘任期至本届常委会换届止(至2003年底止)。
2、市人大常委会要为法律顾问开展工作提供方便,支持他们依法履行职责。
3、在担任人大常委会法律顾问期间,工作中有显著成绩或重大贡献,可给予适当的奖励。
4、法律顾问因公务参与人大执法检查、调查研究、案件调查等工作,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给予适当差旅费补助。
5、根据工作需要,市人大常委会提供有关法律书刊的资料费。
三、法律顾问的纪律
1、法律顾问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维护国家法律与社会正义,尽职尽责地为市人大常委会提供法律服务。
2、法律顾问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守人大工作的秘密,未经市人大常委会的许可,不得向外公开或泄露人大常委会讨论的事项、文件资料和有关案件的情况,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3、法律顾问不得损害人大常委会的威信和名誉,不得利用担任法律顾问的名义炫耀自己,招揽业务,排斥同行。
4、法律顾问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非法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不得接受当事人的利益。
5、法律顾问在担任市人大常委会法律顾问期间不履行职责,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除聘任关系;工作中如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的,应追究其责任,直至法律责任。
四、附则
1、法律顾问的具体管理部门是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
2、本管理办法自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起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若干规定

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委办公室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军分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若干规定》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襄樊市委办公室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4年3月9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巩固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现机构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依法管理,依法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厅字〔2002〕7号)精神,结合襄樊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市党的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及其派出机构、所属事业机构和在机构改革中转体的行业协会。

第三条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应当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第二章机构编制管理范围

第四条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善政权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机构编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整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合理设置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及确定领导职数,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党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第五条机构编制管理范围是:全市行政机关(含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下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行政级别、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经费保障形式的核定和确定;行政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设置、调整和更名;事业单位的登记和年检等。

第六条机构编制工作一律由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严格执行"三个一"制度,即凡是机构编制事宜,必须由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一个部门承办,主管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一支笔"审批,机构编制委员会一家行文。

第七条机构编制审批权限

(一)下列机构编制事宜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提请市委、市政府讨论同意后,报省编委或省委、省政府审批:

1、全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

2、市级行政机关和副县级以上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立、撤销、合并和更名;

3、全市行政编制总额及各专项行政编制的核定;

4、省编委要求上报审批的机构编制事宜。

(二)下列机构编制事宜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讨论同意后,报市委、市政府审批:

1、全市机构改革实施意见;

2、市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机构改革方案;市级党的机关、政府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或方案(简称“三定”规定或方案,下同);

3、县(市)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和编制分配方案;

4、全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

(三)下列机构编制事宜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审批:

1、市级行政机关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更名和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的调整;市级行政机关职能划转与调整;

2、县(市)区行政机关和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立、撤销、合并、更名;

3、市直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立、撤销、合并、更名;市直财政供给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的核定与调整;

4、全市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总额的核定;各县(市)区财政供养系数控制目标的审定;享受省财政转移支付的县(市)区的财政供给事业单位编制总额的核定;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核定;

5、市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按政策接收军转干部、复退军人,空编单位招录国家公务员、新增工作人员编制使用计划;

6、上级下达专项编制的分配方案;

7、市级行政机关和财政供给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办理编制凭证的审核;

8、市直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与年检的审核。

第三章机构管理

第八条除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省编委有明文规定外,不再增设新的行政机构、直属事业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按有关法律和各自章程设置。

第九条经各级党委、政府和编委批准的各部门“三定”规定(方案),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未经批准,任何部门不得自行调整“三定”规定(方案)的内容。对已经撤并和转体的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恢复;实行合署办公或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部门,不得擅自改变;现有的机构名称和规格,不得随意更改;职能调整和任务增加的部门,也不再新增内设机构,由部门内部调整解决。对个别确因工作需要调整内设机构的,要严格控制,按程序报批。

第十条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三定”规定(方案)行使职权,不得擅自超越职责范围、延伸管理权限。各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责范围,必须严格依照部门主要职责进行分解,不得随意增加、扩大和延伸;对“三定”规定(方案)明确取消、下放、转移的职能,必须落实到位;对部门之间的交叉职能,必须严格按照“三定”规定(方案)的职责范围运行。

第十一条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严格控制增设行政管理类、社会公益类事业机构,放开经营服务类事业机构。所有事业单位都要依照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中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办理事业单位登记和年检手续。否则,不得以事业单位法人的名义开展工作。

第十二条市级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和市直事业单位的设立、撤销、合并、更名,由相关部门向市编委报送方案,经市编委办公室审核后提交市编委会研究决定。

(一)增设行政机关内设机构的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1、增设机构的必要性;

2、增设机构的名称和职能;

3、增设机构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4、与业务相近的内设机构职能的界定。

(二)撤销或者合并行政机关内设机构的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1、撤销或者合并机构的理由;

2、撤销或者合并机构后职能的消失、转移情况;

3、撤销或者合并机构后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调整。

(三)增设事业单位方案,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1、增设机构的必要性;

2、增设机构的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经费来源;

3、财政供给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的核定,人员招录范围和方式。

(四)撤销或者合并事业单位方案,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1、撤销或者合并机构的必要性;

2、撤销机构后的资产转移和人员分流安置;

3、财政供给事业单位合并后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的调整。

第四章人员编制管理

第十三条人员编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市级编制部门负责全市行政编制(含政法专项编制)的汇总上报和分解下达,负责全市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总额的核定,负责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人员编制的核定和本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管理。县(市)区编制部门负责本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管理。各级编制部门要从严控制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类、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放开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除以行政性收费为主要经费来源的单位外,其他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退出编制序列。

第十四条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按照全市财政供养系数控制目标的要求,核定市直和各县(市)区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总额,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增加,保持总量平衡。行政机关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批复的机构改革方案和“三定”规定(方案)的人员编制数额,不得突破。

第十五条从严控制行政机关和财政供给事业单位新增工作人员。市直行政机关和财政供给事业单位除引进第一学历研究生或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业人才不受编制限制外,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空编单位进人,严格按照编制使用计划和“凡进必考”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录招聘。行政机关新进工勤人员一律实行编内聘用制。

第十六条严格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将编制落实到人。行政机关的行政编制、专项事业编制、离退休工作人员编制、工勤人员事业编制等实行分类核定,定编到人,不得相互挤占、混用。行政机关和财政供给事业单位人员实行编制凭证管理制度。编制部门核发统一的编制凭证,建立编制台帐,并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

第十七条从严控制领导职数。严格执行中央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上级批复的机构改革方案和“三定”规定(方案)的领导职数(含中层领导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含中层干部),不准超职数配备,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已经超配的部门应在三年内消化到职数以内,不得再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

第十八条严格执行新增工作人员进编工作程序。行政机关和财政供给事业单位新增工作人员,用人单位必须先向市编委办公室申报编制使用计划,经市编委办公室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纳入年度国家公务员和新增工作人员招录招聘计划,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统一考试考核。对考试考核合格人员,人事部门办理招录聘用手续,编制部门办理编制凭证,财政部门凭证核拨经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等手续。

第五章制约机制

第十九条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是适应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需要,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组织、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不断完善相互协调的约束机制。

第二十条实行编内人员 “凭证核资”制度,杜绝混编混岗混饷现象。在市委、市政府、市编委下发的“三定”规定(方案)和经市编委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范围内,人事部门依据编制部门核发的编制凭证核定工资标准,财政部门依据编制凭证编制部门预算并核拨人员经费。对擅自增设的机构,财政部门一律不予核拨经费,银行不予开设工资账户;对未经编制部门同意调入的编外人员,人事、财政部门一律不纳入统发工资的范围,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不予办理人事调配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手续。

第二十一条编制部门与财政部门实行计算机联网。 市、县(市)区编制部门要将《襄樊市机构编制管理信息系统》与财政部门实行计算机联网操作,同步监测,相互制约,防止“编制空转”或吃“空头财政”现象发生。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机构编制管理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律效力。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强化编制就是法规、编制就是经费的意识,自觉遵守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和工作纪律。各级领导同志要严格按照市委“十不”承诺约束自己,带头做到在机构编制问题上不打招呼、不写条子、不开“口子”,不超编调入工作人员和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确保在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实现负增长。

第二十三条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程序审议机构编制事宜。除编制部门外,上级业务部门不得要求地方政府和下级业务部门设置上下对口的机构,不得把地方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与划拨经费、项目审批相联系,更不得把是否设置机构、配备编制作为“评比”、“达标”的条件,进而干扰地方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日常管理;部门下发文件和召开会议擅自涉及机构编制事项,一律无效,各地编制部门一律不予承认。

第二十四条切实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检查考核机制。要将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责任制,作为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年度实绩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一项内容。结合机构编制年终统计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工作,由组织、编制、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年度检查审核,提出意见。检查的重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有关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上级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机构限额、编制数额和领导职数配备的执行情况;超编制、违反规定程序进人的情况等。

第二十五条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问题的查处力度。凡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擅自增设机构、加挂机构牌子、提高机构规格、扩大编制数额、超编制配备人员、违反规定程序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机构编制部门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纠正,同时通知财政部门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由上级机关或纪检监察部门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监督,共同把关,把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以前有关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二00四年三月九日


关于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等


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
监察部、财政部、交通部、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关于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商建发[2003]488号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和汽车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汽车市场日趋活跃和丰富。但在汽车市场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割裂了全国统一的汽车市场;配件市场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绝,尤其是一些地区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旧机动车市场交易秩序混乱,有的甚至成为报废汽车和非法拼装汽车的销售场所;一些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倒卖报废汽车并流向社会;一些汽车维修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质量和服务意识差,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同时,在汽车配件生产、销售和汽车维修企业中仍存在价格欺诈、偷漏税行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汽车市场的正常秩序,制约了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
  为此,国务院决定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对汽车市场进行专项整治不仅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汽车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大力整治汽车市场秩序,对于营造良好的汽车市场环境,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调动居民购车的积极性,巩固汽车市场良好的发展势头,扩大汽车消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整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汽车市场体系为目标,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标本兼治,着力治本,以阶段性成果带动长效机制的建立,促进汽车市场的全面规范。要把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等违法犯罪 行为,整顿质量低劣、造成车辆行驶安全事故及严重侵犯他人商标权的汽车配件的制造、销售企业和配件市场作为本次整治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推动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全面展开并取得实效。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管理,建立和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为规范汽车市场秩序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通过专项整治,实现下列阶段性目标:基本清理、废除地方政府及部门下发的保护本地汽车销售和使用的各类文件;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倒卖报废汽车等违法犯罪活动得到遏制;汽车维修服务质量有所提高,用户投诉明显减少;旧机动车交易秩序得到好转;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和纳税行为进一步规范。

  二、整治任务和措施
  ㈠坚决取消汽车市场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的政策及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商委、内贸办、商务厅、商务局、汽车行业办,以下简称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工商等部门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方封锁的规定》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认真清理和废除对非本地生产汽车的销售和使用等歧视性政策及规定,在注册登记、收费、行驶、年检等方面实行同等待遇,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本地集团用户和个人消费者购买本地生产的汽车,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经营者选择国家许可生产销售的汽车,不得按照发动机排量或汽车规格实行限购限行的措施。各地对非本地生产汽车销售和使用等歧视政策及规定要边清理边废止,并及时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对上述工作予以指导和督促。
  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等违法犯罪活动,规范配件市场秩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公安、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等部门,依据《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汽车配件强制性标准,对汽车玻璃、安全带、轮胎、刹车片、刹车管、灯具、后视镜、雨刮器、门锁等安全配件生产、销售企业及其市场等进行清理整顿。对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违法犯罪活动猖獗和相对集中的区域,集中力量进行整治。首先,从源头抓起,依法从严查处生产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的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取缔和清除一批无照生产、不具备产品质量保证条件或生产假冒伪劣配件的企业和窝点,帮促一批具有合法生产资格但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企业。其次,要确定一批重点整治的汽车配件市场,加大对配件市场经营行为和商品质量及其来源合法性的执法检查和抽查力度。对销售假冒伪劣配件问题严重、屡查屡犯的违法经营者,要吊销营业执照和清除出配件市场,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存在上述问题的配件市场要责令停业整顿,并予曝光;对市场周边地区生产、加工和贮存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的企业和窝点要坚决清除,防止假冒伪劣商品再流入市场。
  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和在经营性服务中使用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在产品中掺杂、掺假, 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配件冒充合格配件,未经强制性认证(指汽车安全带、玻璃和轮胎三种配件)的汽车配件产品, 生产、销售不符合产品标识规定、仿冒知名商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伪造他人厂名和厂址的侵权行为,以及利用广告或其它手段对配件质量做虚假宣传的欺诈行为。对阻挠检查、抗拒执法,继续生产、销售和在经营性服务中使用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的企业要依法从严处理;对查获的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违法行为构成刑事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追根溯源,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发展改革部门要依据《价格法》、《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法律法规, 对不明码标价或标价签、价目表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和价格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与实际不符、诱骗消费者购买等价格违法行为予以查处。税务部门要对虚假申报、违法使用发票等行为依法查处。商务主管部门要担负起汽车配件行业管理的任务,加强配件行业管理。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公安、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等部门向社会公告经清理依法取缔的汽车配件生产、销售等企业,使其接受社会监督。
  ㈢清理整顿和规范汽车维修市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部门要会同商务主管部门以及发展改革、工商、税务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2002年整顿汽车维修市场初见成效的基础上,结合对汽车配件市场的整顿,进一步深化汽车维修市场的整顿工作。
  交通部门要对汽车维修企业(包括个体维修户,下同)生产经营条件进行全面检查,对达不到开业条件的汽车维修企业要责令在2004年4月10日前完成整改,逾期仍不达标的,要取消经营许可;对没有取得经营许可从事汽车维修的企业,要责令停业,按规定补办经营许可。同时,要进一步做好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工作,加快完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汽车维修管理办法。交通、工商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依法查处无证无照和超范围经营以及不按技术规范作业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其停业整顿。公安机关要严厉查处伪造、未经许可更改汽车发动机号、车架号和涂改车身颜色的违法犯罪行为。发展改革部门要依法查处不明码标价、利用虚假或容易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进行交易等价格违法行为。税务部门要依法查处虚假申报、违法使用发票等行为。
  省级交通部门要会同商务主管部门以及发展改革、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等部门向社会公告经清理整顿依法取消经营资质的汽车维修企业,使其接受社会监督。
  ㈣清理整治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公安、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2001年整顿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对不具备规定条件、审批手续不齐、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的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要责令在2004年4月10日前完成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要予以关闭。
  工商部门对非法设立、无场地、无资金和无专业人员的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要依法取缔;加强对旧机动车交易凭证的检查,严禁非法车辆流入市场;坚决打击强买强卖、欺诈交易等违法中介行为,规范旧机动车中介活动。财政、发展改革部门要认真清理并取缔旧机动车交易中不合法和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查处乱收费行为。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旧机动车交易中乱收费和价格垄断行为的查处。税务部门要依法查处旧机动车交易中虚假申报、违法使用发票等行为。商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旧机动车流通行业管理职能,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准入等工作。清理整顿期间不得批建新的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和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公安、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向社会公告经清理整顿确认合法以及依法取缔的旧机动车交易中心(市场),使其接受社会监督。
  ㈤清理整顿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依据国务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及企业进行清理和规范,重点检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回收和拆解后报废汽车及总成流向等情况,严厉打击倒卖报废汽车及其总成等违法犯罪活动。
  工商部门要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经营行为加强监督, 依法查处出售不能继续使用的报废汽车零部件或出售的报废汽车零部件未标明“报废汽车回用件”的行为;对未取得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擅自回收报废汽车的企业和个人,或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报废汽车拆解市场, 应在商务、公安、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坚决予以取缔;对出售报废汽车整车、“五大总成”的予以处罚,属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由原审批发证部门吊销其有关证书和营业执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治安状况的监督检查, 堵塞销赃渠道。商务主管部门要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加强监管,规范和严格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制度。发现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不再具备规定条件的,应立即撤销和通知原审批发证部门撤销有关证书,注销营业执照。同时,要会同公安、工商部门在报废汽车注销、回收、拆解、零部件处置等环节,严密程序,堵塞漏洞。对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税务部门应取消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并追缴免征的税款。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公安、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告经清理整顿依法取缔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使其接受社会监督。
  ㈥切实加大治本力度。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的同时,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汽车贸易法规, 引导汽车贸易及服务业合理布局,调整结构,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物流技术和先进的经营模式,提高汽车贸易及服务水平,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及多样化经营;加强汽车贸易及服务业的法制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抓紧制定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汽车销售、汽车配件经营及旧机动车交易等新的管理办法,规范经营和交易秩序;建立汽车服务贸易市场资格准入制度,健全管理体制;推动汽车及其配件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改善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引导市场主体建立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和依法纳税的自律机制,促进汽车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㈦加强舆论导向宣传。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多层面地宣传整治情况。及时曝光查处的违法案件, 跟踪报道大案要案,公告经清理整顿依法取缔和注销的企业和市场名单以及质量抽查不合格产品, 宣传名优产品和规范经营的典型市场,综合报道阶段性整治情况。同时要设立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发动社会监督,引导和鼓励消费者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和犯罪行为进行举报。

  三、组织领导
  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监察部、财政部、交通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成立全国汽车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部际协调小组(以下称部际协调小组)。组长由商务部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各有关部门业务对口司(局)级领导组成。部际协调小组统一协调各部门的行动,指导、督促和检查各地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督查、督办大案、要案。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承担日常工作。根据整治工作进展的要求,适时成立联合督查组,督促检查各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要成立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本地区整治工作。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照工作部署,切实负起牵头责任,保证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监察机关在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达到相当规模、已发展为区域性问题或发生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致人伤亡等重大事件的,对汽车市场整治工作不力、敷衍塞责、不能限期扭转局面的,要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 坚决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支持、包庇和纵容违法活动,干扰和阻挠整治工作,以及与违法分子相互勾结,收受贿赂,徇私舞弊的案件。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阶段,时间为2003年12月下旬--2004年元月。成立部际协调小组并进行部署,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成立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确定本地区整治工作重点,制订本地区汽车市场整治方案,报部际协调小组(商务部)备案。
  第二阶段为整治实施和督查指导阶段,时间为2004年2月--5月。各地开展全面整治工作。
  各有关部门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专项整治工作的经常性督促检查。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组织督查组分赴重点地区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三阶段为总结验收阶段,时间为2004年6月。各地对照整治目标,认真做好检查验收,于6月10日前将整治工作总结报送部际协调小组。部际协调小组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于6月30日前上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务院。
  
  五、工作要求
  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正确处理汽车市场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的关系,正确处理阶段性任务与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关系。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加强领导,严格纪律,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将整治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㈡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权限,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开展整治工作, 杜绝随意执法,执法扰民的现象。对查获的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等违法案件,构成刑事处罚的, 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决不能以罚代刑、罚过放行。
  ㈢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在开展专项整治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通力合作、密切配合, 尤其对跨地区、跨部门的大案要案,要做好地区间、部门间联动,务求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㈣及时沟通,增进交流。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加强专项整治工作信息沟通与交流。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本地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信息报送工作。自2004年2月开始, 于每月底向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通报当月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对重大情况及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要随时报告。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将编辑《汽车市场专项整治简报》并报送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务院,抄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汽车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二OO三年十二月十一日